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纳为生产要素之一,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再次强调要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由此可见,数据要素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新型生产要素,如何解放数据生产力、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使数据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等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切的议题。

 

 

数据要素的特殊属性和治理挑战

 

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生产要素有着不同的构成和作用机理。农业时代,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力;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资本和技术则相继成为新的主要生产要素;而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数据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生产要素。

 

观察这些生产要素的共性可以发现,这些要素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并在社会大生产范围内发挥价值,理应先满足四个前提条件:产权可界定、价值可储存、价值可评估、价值可流通。以资本要素中的证券为例,在证券市场用于进行交易的资产标的都有清晰的产权归属,其价值可以通过公司的业绩等指标来进行评估,并且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流通。虽然证券的价值会因为各方面因素产生波动,其价值始终可以被存续。

 

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要素还具有易复制性、非竞争和非排他性、分散性、价值聚合性和价值认知多样性等特殊属性,这给数据的治理如权属确认、隐私保护、互联互通、存储与处理等环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以上生产要素的通用要求和数据要素的特殊挑战,确立了数据要素的三大核心诉求:安全存储、可信传输、协同生产。其中,安全存储是指满足数据的安全计算和可靠存储要求,这是数据要素释放生产力的基础;可信传输是指数据在不同所有者和控制方传递过程中,能追踪数据全流程,保护好产权,并保证数据的可信任、可检验;协同生产是指打通多方之间的可信数据,互联互通,让更广范围内的更多数据联合发挥更大价值,并在此过程中满足隐私保护和合规要求。

 

数据新基建应时而生,直面数据要素的三大核心诉求

 

过去,传统的生产要素也依赖于当时的基础设施升级,方得以最大程度地释放生产力。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劳动要素相结合,产出粮食作物等农产品,不仅在本地消化,还需要运送到外地,才能让土地和劳动的价值最大化,这就需要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在工业时代,随着铁路和海运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凝结着资本要素价值的产品实现了全球化的流通;在信息时代,网络、存储、计算等基础设施则进一步激活了信息经济的活力。

 

类似地,数据要素也需要合适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持。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由于数据的抽象、虚拟和数字特性,它的基础设施应该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新基建”。一般来看,数据新基建依托于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数据科学(Data science)等前沿技术(可统称为“ABCD”),主要面向数据要素的三大核心诉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是安全存储。在实体世界中,生产要素的存储已有许多成熟的方法。以资本要素为例,银行会通过保险箱或金库的方式来对资本进行物理隔离,再通过密码以及监控等手段来确保要素的安全性。同样的,在数字世界中,也需要通过类似的基础设施来保护数据要素。例如,使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架构等技术,能重塑数据计算和存储的基础设施,以其广泛接入、资源共享、弹性伸缩、按需使用的特点,实现高弹性、高可用、低成本和低风险的服务;或是提供像数据托管及数据保险箱这样的服务可以让用户自主去选择安保策略,通过数据隔离、脱敏、加密等手段来实现对数据的安全存储。

 

二是可信传输。在实体世界中,以技术专利文档为例,可以通过印章、证书、防伪标签等方法来确定文档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和难篡改性。在数字世界中,对于数据要素的可信传输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在传输过程中实现数据授权、加密传输和数据验真,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信、可追溯和可审计。

 

三是协同生产。在实体世界中,像智能手机、汽车都是通过全球化的零件加工、采购、集成等协作方式产出成果。在数字世界中,数据要素发挥聚合的价值也至关重要。以用户的行为数据为例,行为数据往往都散落在很多不同的平台上面,因此需要通过联合建模、隐私计算、融合分析等数据新基建,在遵循合法合规以及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来实现用户行为数据聚合的最大价值。

 

事实上,2020年5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已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其中新基建作为对冲经济下行、重塑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将承担起中国经济新引擎的重要地位。而数据新基建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分支和方向之一,其价值也正在不断发酵之中。

 

微众银行探索数据新基建的初步成果

 

微众银行一直重视探索金融科技的技术和应用,并且基于这些探索提供了一系列的开源框架、底层技术套件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数据托管、数据存证、数据传输、数据溯源、数据验证、数据授权、联合建模、隐私计算等服务,构建起“数据新基建”的完整版图。

 

安全存储成果:WeDataSphere大数据平台套件

 

当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之后,银行IT架构要承受数字时代的大数据洪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高效计算非常关键。可靠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须满足多个需求,如应能兼容不同来源和结构的数据、能审核管理异质源的数据质量、能支持便捷分析数据甚至支持机器学习、能做好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和资源成本管控、能支持数据隐私安全保护等。

 

为满足这些需求,微众银行开发了一套金融级、一站式、开源开放的大数据平台套件——WeDataSphere。该套件涵盖了数据管理开发的全流程,包括基础平台和功能平台两大部分。其中,基础平台基于Hadoop、Spark、Hbase等各种开源组件,构建起可靠的计算、存储、数据交换和数据分发能力;功能平台则由平台工具、数据工具、应用工具三大层次组成。两大部分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大数据底层技术套件,可为数据安全存储相关的商业解决方案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

 

可信传输成果:澳门证书互认与粤澳健康码跨境互认

 

在建设智慧政务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政务数据信息化程度不一,互联互通程度较低,以及政务数据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高、可信授权机制较为缺乏、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较多、数据协作相关操作的不可追溯等挑战,都给政府跨机构间的个人数据传输带来了考验。针对上述难题,微众银行推出了面向智慧政务的一系列数据要素解决方案,助力政务数据的可信传输。

 

以证书互认为例,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基于微众银行自主研发的WeIdentity开源方案推出了证书电子化项目,实现了安全高效的跨机构身份标识和数据共享。首先,通过分布式多中心的身份可信协议,为每个用户生成唯一的身份标识;其次,结合可验证数字凭证技术和加密技术,把线下的证明类文件转换成真实可验证的电子化数据凭证credential,证书发行方对credential的信息摘要进行加密、签名后上链存储,证书接收方在链上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确信在传输过程未被篡改;最后,让用户参与到数据交换的过程中,由用户定向授权并自主发起数据传输,发送方、接收方都需要在表明身份并得到明确授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相关操作,授权及操作记录亦可在区块链上存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人员跨地跨境流动的不便,于是澳门与广东的政府部门联合多家技术提供商,基于FISCO BCOS开源联盟链底层平台和WeIdentity开源方案,快速落地实现了粤澳健康码的跨境互认产品。大体的流程是:经用户同意授权,开始启动健康数据转码;数据转码之后,数据核实经过区块链机制来进行,其中只需传递文件的哈希值和用户的数字签名,而数据的原文信息依然保存在健康码发行机构的本地数据库中;不需要在多个平台重复填写信息,系统在获得授权后将自动为用户转码。自2020年5月始,“粤康码”与“澳门健康码”互认系统正式启用并实现快速转码、亮码通关,截至2020年11月末,持健康码通关凭证通关人员累计已超3000万人次。

 

协同生产成果:激励碳减排的绿色出行普惠平台

 

近年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培养公民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然而,如何连接、协同和激励参与各方,如何通过市场化激励手段鼓励大众绿色出行,仍是社会文明治理中需要关注的痛点。

 

在此情况下,微众银行提出社会治理框架“善度”,将参与方分为发行者、分发者、赞助者、兑换平台、清结算服务提供者、监管者和终端用户共七大角色,角色间有效分工、高效协作。2020年6月,微众银行携手北京环交所和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公司,基于善度框架推出了激励碳减排的绿色出行普惠平台,借助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基建对善行进行全面的度量、激励、跟踪和监督,在兼顾绿色创新和风险防控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开放合作,实现绿色生态闭环。具体步骤上,该平台采用了WeIdentity开源方案管理注册用户的链上身份,利用车联网设备对用户车辆停驶减排行为进行精准度量,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碳积分后,分发至用户的链上账户中,可供用户兑换商品、服务和公益活动,实现正向反馈,价值共赢,且全流程公开透明,相关记录可随时追溯查证。

 

拥抱产业数字化和分布式商业

 

当前,非接触式服务已经愈加普及,数字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几乎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全面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分析各个行业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不难发现,居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领域和金融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程度已经成熟,而包括第一、第二产业与公共部门在内的产业领域的数字化进程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因此,产业互联网与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从本质上看,产业数字化的核心是要完成从产业世界和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映射,构建起基于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因此,如何促进“数据”这个新生产要素更合理地流动和配置成为了破题的关键。

 

未来,国内国际双循环、金融严监管、反垄断力度加强等经济新局势下,集中式发展的商业模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通过创新科技手段实现多方对等协作的分布式商业模式,可以提升企业韧性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效舒缓集中度过高的风险,确保企业自身的商业可持续和促进市场整体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分布式商业将有望成为新商业路径的最优选择。而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新基建解决方案,我们将有望让数据在产业实体之间进行便捷、可信的价值传输和分布式协作,实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信任传递,真正实现数字经济生产力的全面解放,推进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更进一步地,随着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分布式协作实践逐渐普及,以多方参与、松散耦合、自下而上、共享资源、智能协同、激励相容、模式透明、跨越国界为典型特征的分布式商业模式便具备了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