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钱从哪里来”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乡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获取资金的能力上比较欠缺,这也是很多乡村一直都不能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国家积极鼓励PPP项目,PPP作为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已经在旅游业被广泛应用。那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PPP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驴妈妈目的地运营集团总裁李国栋。

 

记者:您认为,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城市和乡村在发展路径上有哪些区别?PPP为什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李国栋:

 

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对于城市来说,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走集约化、精致化的城市发展道路。但是,对于乡村来说,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经历一个适度规模化发展的阶段,没有适度规模化,就难以集聚乡村的经济资源、提升乡村的经济效益。而适度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首要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在粗放式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和政府投融资平台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在高质量发展时代,传统的“找钱”方法都已经不能用、不适用了。这时候,PPP成为了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记者:乡村体制改革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难题和重点,您是PPP运营的专家,您认为,乡村旅游的PPP项目如何影响乡村体制变革?

 

李国栋:

 

我认为,乡村旅游PPP项目对乡村体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PPP可以引领乡村行政体制变革

 

PPP构建起来的资本纽带将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利益捆绑是对等合作的基础,没有利益捆绑,所谓的对等合作就是不靠谱、不持续的。在对等合作的语境下,乡村地区的政府服务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

 

其次,PPP可以引领乡村财政体制改革

 

中国乡村之所以会在传统城市化进程中衰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乡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力度远远小于城市。在财税层面,乡村处在食物链最底层,财税如同血液,其流动的路径决定了某个区域的兴衰。乡村振兴需要财政体制改革的支持,而PPP恰恰能够缓解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为改革争取到时间和空间。

 

再次,PPP引领乡村投融资体制改革

 

PPP虽然只是投融资模式中的一种,但是,其在当下的乡村农旅融合和三产融合语境下,却是最具有适应性和生长性的投融资模式。因此,它是乡镇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从当下乡镇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来看,各类产业基金似乎是主流,实际上,深入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产业基金都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好项目,而一个好项目的背后一定要有PPP运营方的跟进。从这个逻辑来看,PPP运营方是产业基金、政策性金融、产业资本、私募资本注入到乡镇之后的运营承接者,没有PPP运营方,乡镇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也就失去了落地运营的基础。

 

记者: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您认为,乡村旅游PPP项目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

 

李国栋:

 

这个问题,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你。

 

第一个方面,我认为, PPP项目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集群化产业动能

 

从适合PPP模式的项目分布来看,在广大乡村地区存在着大量适PPP模式的项目。在纯农业领域有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供电、农村公路改造、电网升级改造、智慧农业等项目。在农业+生态领域有动植物保护、农业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节水灌溉、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等项目。在农业+旅游领域有现代渔港、乡村景区、乡村酒店、乡村文旅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体育小镇、农业主题公园、乡村绿道、河流治理和景观风貌改造等项目。当所有PPP项目在文旅语境下连接起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PPP项目集群,项目集群共享溢出效应,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产业集群动能。

 

尤其是旅游PPP的介入,对乡村产业链的激活是具有决定作用的。目前的乡村投资大多数集聚在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的端口,在乡村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升级方面的投资不足,这也是乡村产业链一直不能全面激活的原因。旅游PPP项目具有产业跨界关联性、具有综合产业带动性,旅游PPP项目的介入,会通过规模化、跨界化、联动化投资解决乡村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从而为乡村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基础,为乡村注入集群化的产业动能。

 

第二个方面,我认为,PPP项目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运营动能

 

从基础设施角度来看,PPP项目的“扎根”特性非常适合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投入、长效化回报的特点。PPP项目将政府和社会资本“捆绑”起来,使双方在较长周期内成为了命运共同体。这种“扎根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确保了农业基础设施的长效投入,虽然见效慢,可一旦投入资金达到了一定规模,会形成巨大的农业溢出效应,以而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新业态生长的空间。在中国的乡村地区,农业仍旧是基础,因此,农业的稳定运营是旅游项目稳定运营的保障。同时,旅游项目的持续运营也是反哺农业收益、平衡农业风险的重要基础。而在农业和旅游之间,具有“扎根”精神的ppp运营商是一个可靠稳定的“杻纽”。

 

第三个方面,我认为PPP项目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乡愁化发展动能

 

PPP项目的特点是政府和企业都是深度参与其中的,只是双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分工。PP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深入、透明的,这种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市场意识和行政意识的交融过程,彼此学习、彼此适应,提升了项目推进的效率,加深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信。从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来看,PPP项目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增强了乡民与企业之间的互信,PPP驱动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也给乡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有些重大旅游项目甚至可以让乡民通过土地入股,并引进农产品经销商、银行、基金证券等参与方。所以,乡民和各类企业之间也形成了利益纽带和情感纽带。

 

无论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从乡民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PPP项目都在无形中构建起了长期、稳定的乡村运营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充满了情怀,也充满了共识,是一种乡愁化的发展动能。在乡愁化的关系网络中,大家都追求稳定和长久的收益,而乡村地区的各类农产品和旅游产品恰恰也拥有创造稳定、长久收益的不可替代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