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提出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及特色化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823090038.png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近日指出,要以形成产业竞争力和实现高品质生活为核心,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品质;完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城市之间协调联动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依托城乡融合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数据显示,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市民化。

 

与实现1亿人落户任务相伴随的是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5年来,各类城市户籍迁移手续简化,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完善,落户越来越便捷。此外,还有一个“1亿”彰显城镇化含金量。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累计发放居住证超过1亿张,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基本建立。未在城市落户的常住人口,如今也可以享有更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的改革红利和政策效应加快显现。这充分说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蹄疾步稳。

 

城市,由人集聚而成,人们分工协作,交易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深远。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清晰地表明,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截至2019年底,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升至44.38%和60.6%。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蕴藏着大量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

 

突破“最后一公里”就要补齐短板

 

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教育环境、更便捷的医疗资源……这些都是最朴素的追求。2019年,强县变市重新开闸,中国的城市数量加速攀升,诸多早已具有城市形态的镇获得城市名分。

 

但面向未来,怎样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才是城市的本义。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要想答好这道题,唯有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真正突破“最后一公里”。

 

要想实现均等化,就要通过政府投资补齐薄弱环节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建成大量优质资产,形成的是精准有效投资,不是大水漫灌强刺激。

 

举个小例子:北京到西部某个小城市,原来是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省会,再坐大巴车,路上几乎要一天时间。后来坐飞机到省会再转大巴车全程高速,时间缩减到了一个白天;再后来,西部小城市修了支线机场,可以直飞抵达,下午出发也可赶得上晚饭。

 

简单来讲,补短板,就是让人们越来越便利、幸福感越来越强。

 

城市群、都市圈等作为城镇化主体,充分释放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动能。人们进入城市的脚步没有停下来的迹象。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抬起进城路上的政策横杆,填平公共服务的纵横沟壑,才是正确的历史选择。

 

专项债对基建投资撬动效应或于三季度逐步显现

 

结合实际来看,想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就要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为总体规划,不断健全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的面貌,从而有效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

 

近日,光大证券宏观策略研报从政策、资金、实体三大视角分析指出,专项债后置对基建投资的拖累将逐步消退。另外从投向角度来看,今年专项债投向更侧重于基建项目,投向比重高于去年同期。基于此,基建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的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由此看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专项债仍是稳投资重要着力点。

 

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我国将通过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稳定制造业投资等举措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发改委进一步强调民间投资的重要性,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领域建设。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被称为“中国股份制改革第一人”的厉以宁教授所言:“有政府投资在先,民间资本的投资就放心了,顾虑就少了;同样的道理,有民间资本在先,政府投资也感觉到政企合作这种模式是得到民间支持的,因此也愿意投入。”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上,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是头羊和群羊的关系,为提高民生福祉共同发力。

(作者系中国政信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