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虽强劲反弹,但并未真正走出疫情阴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展现出变幻莫测的本质特点,全球经济乍暖还寒,宏观政策阴晴互现,金融市场跌宕起伏。

 

微信图片_20210811140739.png

 

经济胶着的三重表现

 

在新冠疫情复杂影响之下,全球经济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冷热不均的趋势现象比比皆是,南辕北辙的行为选择层出不穷,喜忧参半的市场信息星罗密布,各种矛盾冲突呈现出相生共随、深度胶着的复杂状态。

 

这种复杂的胶着状态,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在实体经济领域,通胀与通缩彼此胶着。一方面,全球通胀压力普遍上行,2021年上半年,世界银行能源商品价格指数和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8%和29%,主要经济体PPI增速均大幅高于警戒线,PPI 向 CPI 的传导在部分区域已经完成,美国核心CPI增幅创近30年最高水平;另一方面,通缩担忧依旧广泛存在,尽管全球经济增速快速反弹,但近七成经济体的实际基本面尚未恢复到疫情前常规水平,而疫情的反复则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下行压力。

 

第二,在宏观政策领域,紧缩与宽松彼此胶着。2021年6月和7月两次FOMC会议,美联储展现出紧缩倾向,给出了从Taper到缩表再到加息的紧缩路线图;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稳健基调之下做出灵活趋松的微调,进行了超出市场预期的全面降准。

 

第三,在金融市场领域,冒险与避险彼此胶着。一方面,全球风险偏好持续亢奋,摩根士丹利全球股指年内上涨12.91%;另一方面,全球避险情绪在缓释之后又重新快速积聚,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年内先涨后跌,7月一度回落至1.2%以下,表明市场氛围愈发趋向保守,中概股也呈现出剧烈震荡。

 

新冠疫情本身的演化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进而决定了经济复苏的曲折性和差异性。一方面,疫苗接种进度持续提升的同时,病毒异化的风险也不断扩大,人类与疫情的对抗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反复摇摆;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策略与能力的差异,不同经济体的复工复产进度也存在巨大差别,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也上下有别,进而加剧了全球经济周期的国别错位。

 

基建投资仍具发力空间

 

进入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仍将具有发力空间。从数据来看,今年5月开始新增专项债发行增速小幅提升,而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进一步提速。这意味着,下半年专项债发行的速度和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由点及面,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兴机场的蓬勃发展就可以一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北京大兴机场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打造了集轻轨、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于一身的立体交通网。截至2020年,旅客吞吐量破1600万人次。预计到2022年,北京大兴机场将实现吞吐量4500万人次,这一耗资800亿人民币的超级工程证明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走在世界前沿。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城市的生活功能,与城市群紧密结合,是中国“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内容,与交通网络邻近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制定了强有力的战略。

 

修路让人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并尝试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有个非常有趣的说法:要想富,先修路。中国由农业社会发展而来,因此道路系统和铁路系统非常重要,中国有太多的农村地区不得不先修路,中国能够快速实现经济发展,依赖于其快捷高效的高速铁路和公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根本性的积极影响。综合运输网络促进了货物的流通和贸易的增加,此外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增加了配送范围,这对经济产生了冲击性的效果。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每天至少有3亿个快递包裹飞奔在中国的交通运输网上,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农村,中部地区业务量首次突破百亿件。

 

中国的发展不只是依赖于强劲的交通大动脉,街道和乡村道路这样的“毛细血管”工程也同样重要,特别是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在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省,2万多座桥梁让山地交通畅通无阻,2018年贵州新改建农村公路8172公里,便利了山区和经济增长,贵州省成为10年间唯一一个GDP增长3倍以上的省份。如果能够把交通枢纽放在战略层面,并将遍布全国的公路、铁路网、大型国际机场以及城市群联结成为一个密布的网,对于中国这个高效的国家将会是非常强大的。中国已经制定了发展高速铁路、公路和机场的政策,紧接着是发展大型机场群的政策。

 

新基建为经济注入“数字动力”

 

除了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中国也在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努力实现新的增长点,其实新基建这个概念在2018年年底的经济会议上就提出了。如果把老基建比喻成我们的皮肤,那么新基建就是血管,老基建搭建好了外在,新基建能给我们搭建内里,老基建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整个现实联通的世界,新基建就搭建了一个智能化的网络新世界。

 

其实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感觉到新基建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疫情期间上班改成了在线办公,上学也都直接是在线课堂,另外还有像物流可以无人机扫码,如果有小毛病不用去医院了,直接在线问诊,还可以报销如果不能聚会的朋友也可以搞一个在线云聚会等等。这些都是要靠着新基建当中的5G,还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工具来实现。本次疫情更是一个催化剂,使得新基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引擎,其中无论是个股还有相关指数都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投资机会。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加快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同时,从下半年开始,国内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各城市申报试点工作方案将在5月底前完成申请,鼓励包括在私人领域推动换电模式商业化运营等七大方面。不难看出,新基建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下半年工作的重点,未来基础设施的反哺有望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而作为基建投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的专项债,下半年将加快发行,预计有2.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完成发行。随着“十四五”规划确定,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重大工程项目部署实施,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将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