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作为开局之年意义重大。在“十四五”规划主导下,中国未来五年、十五年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蓝图已经徐徐展开。

 

1.jpg

 

基础建设·经济基石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生产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2021年3月29日,美联社报导,美国的振兴经济计划将优先推基建,政策重点在于修建道路、桥梁及其他基础建设。而我国一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建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得到充分释放。特别是新基建,作为我国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我国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双循环”畅通的新动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因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jpg

 

基建投资·重点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中国未来经济5-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份纲领性文件可以发现,基建已经融入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

 

对比“十三五”,我国”十四五”时期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两新一重”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

 

同时,基建投资方向将集中在三个重点区域,即经济增长较快、人口较多、需求稳定的中部地区,分别辐射带动西南、西北地区的成渝和关中地区,人口流入、需求大、价格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群和都市圈。

 

3.jpg

 

民间投资·金融活水

 

中国未来5-15年,城市发展的关键词是智慧和低碳,乡村发展的关键词是“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词是中西部地区崛起,我国要实现以上战略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和引导。

 

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需求的增加,需要各种财政性和金融性渠道引金融活水。基建项目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有序推动基建项目建设。

 

民间投资在未来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它能充分发挥其在市场配置中的作用,将资金精准投入到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绿色中国等国家战略中去;一方面,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渠道,投资人将资金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所获得的收益间接增加了财产性收入,这顺应了国家引导民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政策导向。

 

纵观近期发布的重大国家政策,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建设,提倡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力量,促成社会资本愿意投资、老百姓愿意消费的结果。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为市场化运作的交通发展提供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五”规划元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政策导向裂变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未来5-15年发展,世界投资看中国,中国投资看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