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17.8%,到了2020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城镇化是必由之路。

 

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城镇化的路径也必然随着做出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发展格局对城镇化质量的需求。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智慧化和数字化转型上,将对新型城镇化提升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为“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下载.jpg

 

“以人为核心”现代化城市建设新蓝图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作为我国未来5至10年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纲领,针对城镇化发展设定的总基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这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明确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群和都市圈、城乡融合、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未来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其中,《重点任务》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要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推进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既要重视城市的“面子”,更要重视城市的“里子”,使城市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并就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进行了具体部署。

 

在推进建设数字中国的进程中,城市现代化必然要适应数字时代新社会形态,逐渐向区域化、系统化、智慧化进阶,未来需要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一个资源、产业、人口、空间多层次聚合的叠加效应的过程。

 

下载 (1).jpg

 

新基建成为投融资新风口

 

目前我国城镇化还有20个百分点左右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未来70%到80%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将来自都市圈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新基建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会加速新型城镇化由量变向质变转化,成为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推动力。

 

放眼当下,发展新基建的关键点依旧是“资金来自哪里”,“使用何种融资模式”。目前,我国基建主要投资来源来自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银行贷款、非标、城投债等。

 

2021年,“两新一重”继续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被放在“扩大有效投资”的内容板块里,新基建仍然是投资重地。《重点任务》提出,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财政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有序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协调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承担相关建设任务,吸引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资金积极投入,利用现有国外优惠贷款渠道予以投入。

 

随着国家针对性地加快新基建投资的发展,越来越多投资资金正在积极捕捉新基建所带来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投资机会。一批传统基建企业以及地方国资平台快速切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变地方产业格局,助力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2021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社会资本参与”。从历史经验来看,撬动市场化资金参与“新基建”等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将是最佳途径。作为国家鼓励的市场化融资方式,政信金融作为各地政府新基建项目的补充资金渠道,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助力各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