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提“新基建”,随后写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等重大会议对“新基建”进行了密集的部署,并在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再次强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这意味着“新基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基建”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兼具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重大作用。长期看,“新基建”能够培育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产业,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银川市应抢抓政策机遇,结合“十四五”发展布局,打造新型经济增长点。

 

 

银川市“新基建”的实施情况

 

自2014年以来,银川市已经建成8000G的智慧城市专网和覆盖各级单位的政务外网;完成全市区4G网络覆盖,基本实现城镇、农村家庭光纤覆盖,城乡4G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覆盖。5G物联网、5G融媒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和试点示范逐步落地。

 

2019年银川市制定了《中共银川市委员会关于加快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1年到2023年,银川市互联网数字经济进入扩展期。2020年全年谋划数字经济重点项目147个,总投资近142亿元。充分发挥首批5G网络商用覆盖城市示范带动作用,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767处,实现市区和县域城区5G网络基本连续覆盖;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三大运营商及城市数据库等一批行业数据中心加快推进,初步形成了城市级大数据中心集群;银川百度自动驾驶商用车测试暨商业运营项目进入试测阶段,北斗主信道测控一体化设备生产及国家明渠流量计量测量检测中心、银川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建设、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实施。

 

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川市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就目标而言,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以“新基建”稳投资,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长期性、大规模的投资需求,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增量,将在促内需和稳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以“新基建”推动交通、能源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定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等明确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新基建所涵盖七大领域的政府分管单位涉及不同部门,发展规划缺乏统一的“指挥中心”,各部门仅负责权限范围内的项目发展,缺乏联通互动性,容易造成重复性建设和资源浪费。未来银川市可以从四个方向发力“新基建”布局与发展: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为契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打造智慧交通系统;以车联网为基础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短期来看,银川市要集中资源加大5G基站的建设,打好“新基建”全面发展的基础,持续推进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的建设,探索5G与各行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健康、家政、教育培训、养老等服务消费提档升级,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完善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产业联盟等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在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新基建”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前期规划时期,还未形成管理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加之综合办公的软硬件条件约束,使得全市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性较差。如全市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尚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充电桩的建设需要与工信、自然资源、建设、交通等部门的统筹协调,还需要与电网企业、项目业主、用户等相关方协同沟通。

 

强化开放合作,吸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信息技术、装备、人才等高端要素的快速集聚,开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银川市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创新人才非常短缺。近年来,银川市出台了“1+2+7”人才新政,实施的高精尖缺人才引领、“人才小高地”建设、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等五大人才工程,充分发挥了政府人才专项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然而留不住人才仍然是难题。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资源,精准培养人才。加快制定出台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支持政策。推动“跨界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创新投融资体系,财政要统筹专项资金渠道,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发展需要的是大规模、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因此“新基建”的融资来源有:一是政府财政资金,通过财政安排“新基建”建设专项资金,给予市场投资主体一定比例补贴和奖励,积极引导投资的主方向,带动市场更加高效的投资。二是金融机构资金,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与全市“新基建”发展规划对接,加大对“新基建”项目的资金支持。三是企业投资计划资金,基层电信企业以及工业企业要进一步争取上级公司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在“新基建”、5G创新融合应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