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到的七个发展范畴中包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近期召开的2021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发改委在两会期间也表示, 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新基建”再次被聚焦热议,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高端科技和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是上述发展范畴的核心,而新基建正是推动新型发展的“催化剂”。

 

“新基建”是发端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建设重心是以5G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大数据等领域为代表的创新型经济基础设施。新基建实质是搭建一个新平台来完成数据交换工作,实现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数字化可为社会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释放新的数字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向数字化转型。

 

涵盖了信息基础建设、创新基础建设和融合基础建设的新基建作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焦点,其商业化的应用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兴发展机遇。

 

不同的商业项目和应用场景,

 

激发不同行业发展新动力

 

中央在顶层设计上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布局新基建,通过出台政策,一方面重点建设相关的产业园区和配套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当地,合力推动新基建项目商业应用的落地。相比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更加注重内部的研发设计和应用场景的落实,同时也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致力于推动相关细分领域的发展,各城市结合自身基础和产业特色侧重选择不同技术领域错位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商业应用也各有特色。不同的商业项目和应用场景融合新基建中的多种技术手段,激发了不同行业的发展新动力。本文会从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和工业互联网三个方面观察新基建赋能的应用。

 

智慧医疗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与医学的进步,国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相应提高。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医疗解决方案的发展,与医疗服务相关的新基建项目也在大湾区逐渐落地。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湾区的新基建项目中,促进了智慧医院和医疗大数据云平台等商业场景的建设。

 

深圳在智慧医院方面的建设走在了粤港澳大湾区前列,以5G和“互联网+物联网”为载体,医企协同创新和覆盖诊疗全流程为手段的信息化建设助力医院提升效率和质量。例如,由北大深圳医院一手建立的“一站式医务管理智能化平台”将手术管理、电子交接班和会诊等功能集于一身,管理者可以实时追踪会诊质量。系统可以自动抓取和统计各科室的质量安全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医院自主研发的VR沉浸式虚拟训练教学系统可模拟真实临床场景和还原医务工作场景,方便低年资医生“练手”;医院门诊看诊流程已经全部可以通过5G通信等技术全程高速在线完成。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实现了“互联网医院”快递送药服务,帮助诊疗病人“足不出户”完成全部诊疗过程。

 

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基建同时也覆盖医学专科大数据和管理云平台等商业应用的落地,从而为新冠疫情风险的评估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和临床决策建议。例如由私人数据应用公司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共同搭建的“国家级呼吸健康专科大数据云平台”,可通过影像学信息的采集和特征分析,结合AI和深度学习精准算法,根据新冠肺炎CT影像学变化特征提供智能诊断,将成果服务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地关乎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在缓解交通拥堵和优化出行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基建蕴含的不同科技手段助力传统交通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交通基建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广州出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及重点在城市交通等领域深化应用,从而加快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除政策引领外,相应商业应用的落地也如火如荼。在广州暨黄埔智慧公交产业园的5G公交建设,助力民生建设,优化出行体验。全国首条5G公交线路在此落地,建立了人(手机)、车(智能网关)和路(站场与站台设备)可相互短程感知和协同工作的系统;同步投入使用的5G智慧公交车载大数据实时监管平台,采用5G和大数据等手段采集司机安全驾驶行为、司机健康状况、智能调度、客流、人脸识别、车载实时视频、车辆机件及运行状态等数据,从而为综合管理提供可视化管理。智能监管平台可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深圳市在智慧交通的规划建设方面,除现已普及的电动出租车和配套充电站,值得一提的是5G和物联网的应用。以5G为载体,智能灯杆在深圳市宝安区加速建设。智能灯杆搭载多种传感器和摄像头,集智能照明、视频采集、移动通信、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气象监测、无线电监测、应急求助、信息交互、公共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是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同时,智能灯杆可组成海量传感器,将有利于物联网搭建,利好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实现,从而促进有关商业应用场景的落地。

 

工业互联网

 

 

作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不同能级城市的青睐。广州、深圳等城市陆续推出新基建相关政策,鼓励加快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应用场景落地。作为制造业城市的佛山和东莞,均是以工业互联网作为关键发展领域。政府牵头部署、统筹布局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优质企业提高新基建相关商业应用场景的落地效率,从而赋能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可以提升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富士康工业富联基于工业云平台Fii Cloud 打造的“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简称“熄灯工厂”),其生产线全程由AI机器人完成,在熄灯下无人自主作业。Fii Cloud覆盖了设计、制造、销售以及全产业链解决方案,通过自设计、零组件、智能制造、智能测试和出货至终端客户,提高了企业整套供应链系统的部署效率。这套工业互联网系统广泛运用于电子制造、机械制造和交通设备制造等场景,已在汽车零配件、汽车电子、机动车、金属加工等领域落地,推动工业业务数字化转型,加速我国智能制造向前迈进的脚步。

 

国内科技企业腾讯也于2020年末正式启动在佛山的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锁定围绕佛山的泛家居和陶瓷行业,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以覆盖东莞、江门、肇庆等地方的制造业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腾讯的技术将与制造业相结合,深入到制造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提供的解决方案覆盖生产制造、质量管控、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运维服务、安全生产、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和储仓物流。例如用于生产制造的“高端装备产线工效优化”方案,通过装配现场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实现对现场特定区域内工作人员的识别与轨迹追踪,以及对货物、工具等物体的到位识别,并提供工时、工效等统计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改良流程以提升工厂工作效率。

 

工业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