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中国能源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仅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也将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1.png

 

国家战略推动新能源发展

 

我国能源跨越式增长伴随着大规模化石能源的使用,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成为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思考。为了积极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新要求,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等;2021年将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伴随我国在能源结构上的不断探索,新能源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做好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文章2.png

 

新能源成为各省市经济发展新抓手

 

近期,我国各省市“十四五”规划陆续公布,很多地区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出“气化减碳”计划,为优化能源结构、未来能源发展规划定调。新能源成为地方“十四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新着力点。

 

各省的“十四五”规划描绘出新能源发展蓝图,西藏、陕西、酒泉等西北省份重点布局“风光储”等新能源;吉林、辽宁、河北、广东提出发展氢能、光伏等能源;山西、青海对光伏制造和发展提出了要求和规划;江苏、四川发展“水光互补基地”等。

新能源战略的实施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重大助力,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仅四川、山西、广东计划新能源产业收入总额已达到9230亿元,甘肃酒泉计划将建成千亿级规模清洁能源产业链,陕西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多个省份提到“气化减碳”计划,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气化”建设要求,比如海南省明确提出,推进“气化海南”建设,建成“田”字型供气主干管网和环岛天然气管网复线工程等。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政策主要扶持方向

 

我国新能源发展下一步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大规模落地配套基础设施,包括“充电桩进入千家万户”、“让已建成的光伏和风电能够足额把电发出来”等。这些都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政府政策推动新能源战略需要扶持的重点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包括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2020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引领城市转型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在1月17日会议中提出,伴随汽车加速朝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汽车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加需要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撑和保障。“新城建”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展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试点工作。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发展绿色新能源、走好绿色发展路,才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才能拓宽可持续发展之路,看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看到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编者按】作为国际政信金融深化服务专家,政信投资集团响应国家号召,整合国家级院校资源及顶级智库资源,在政府主导的环境下,积极将社会优质资本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为中国政信研究院专家观点,由中国政信研究院独家授权整理并发布。)